It's summer snow, in the deep blue sea,
I try to touch, but it fades away.

alice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丁俊辉打斯诺克真是一种享受,不温不火,游刃有余。赢了,不过一笑;输了,像个孩子似的哭了,那也是真性情。感觉他和下围棋的常昊长了同一个表情的脸,若有所思且大智若愚。

     今天看新闻,得知继丁后又发现一个天才球童肖国栋,推杆方式类似丁,而且即将赴英受训参赛,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alice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来不叫乱马,叫乱马1/2啊,看了这么多年,头一次顿悟。叫辫子姑娘多好听呀

alice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里说,狗原先是会讲话的,但是人类从不听它们说些什么,它们也就不再说了,最后丧失了它们的语言,变成今天这个不会讲话只会汪汪叫的样子。语言这东西,不在沟通中留存,就在不沟通中灭亡。唉,上海话我已经开始生疏,和父母通电话的时候,确有表明出这个迹象。并非是我的英语有多么厉害了,而是国语有时说得比家乡话还溜。在大学和痞子小白混了三年,一个活泼豪爽幽默寡言的北京女孩,相处三年下来,潜移默化中便说得一口溜溜的普通话,至于标不标准,起码四和十我还分得清楚。在上海,若不会说点上海话,是会吃苦头的——Texi司机带你兜圈子,买东西要被人斩,和上海人斗嘴吵架不用上海话气势也会减一半。上海话的地位,就好似粤语在香港的地位,主宰了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大部分语言,只是它的地位没有高到可以进入连续剧或电影的高度。若干年前有个叫《孽债》的连续剧,人物对白用的是上海话,之后报纸批评说拿上海话拍连续剧不登大雅之堂,电视台没办法,就在下面加了普通话版的字幕。其实那个片子不用上海话,就没啥看头,因为吵架闹别扭的情节比较多。书店里有教普通话、粤语的教材不足为奇,我也见过《教你说沪语》,想必编书的人是个傻逼,现在都21世纪了,学校里的娃娃们都用双语教学,你以为其中用的是沪语啊,不过在老里八朝,和同学开个国语,人家是会拿你当傻逼看。如今世界多变化,人类多变卦,上海流进一帮新移民,着实地影响了上海话的地位。上海有三环,内环里说English,中环里讲普通话,外环里说上海话。虽然这种格局势不可挡,但我始终认为上海话有它可取、可爱之处,想想《滑稽王小毛》,曾经谁不喜欢呢

alice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06 Fri 2007 11:26
直到上高中成绩单都是要父母签字的,于是乎每个人都学会了冒签父母名字的本领,到了高中这种经历更加频繁。那时候我前排坐了一个问题男生,他爸妈的笔迹比较潦草,模仿起来有点吃力,因为不是给自己受用,没什么压力,随便一签倒也像那么回事儿。后排的男生也要求我们女生帮忙,他父亲的笔迹虽不潦草,但工整得像是某种打印体,实在是力不从心,改换他母亲的名字来签。从不觉得自己可以完完全全地模仿别人的笔迹,比如临摹名碑名帖,偶然写得相似了,还是少了那点神韵。与其有书,不如无书。自己随便涂鸦之作,即当了宝贝来收藏。而今纸贵,暂且搁笔……

alice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室友们外出度假,意味着我的假期也到来了。有多久没有这么自由地生活了?暂且抛开那些懒得管却又不能置之度外的琐事,算是给自己心情放了一次大假。现在确实十分享受这种久违了的独居生活。难免有些孤单,但不寂寞。寂寞和孤单不一样。孤单只表示身边没有别人;但寂寞是一种,你无法将感觉跟别人沟通或分享的心理状态,被亲近的人所包围时,我们并不孤单,但未必不寂寞。很久很久以前Jacob给我发过一张全球夜景图,他是怎么解释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大致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果真如此吗?恐怕,有时候是比邻若天涯吧??

alice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30 Sat 2007 02:50
  • 远方

     感谢从远方而来的明信片……感谢之余,万分感动。。。

     久违的手写笔迹,亲切地如同见到了你,希望在九月当你收到我的讯息时,也有我今天同样的心情。

alice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海时值梅雨期,“淫雨”霏霏,淅淅沥沥、绵绵不绝,温度高、湿度大,又见不着太阳,衣服总像是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入梅第一天的空气相对湿度最高竟然达到95%,难怪有上海朋友无奈地向我诉苦“我家的湿度计已经显示不出湿度了!”上海人面对雨天,虽然涵养功夫没好到能够“心如止水”,但也是从小“风里来、雨里去”磨练出来的。每年暑期放假之前,“考试总是在雨天”,心情再不好,考试总得考吧。苦于梅雨,如何作乐?擎伞闲逛江南的园林,却也是不错的天时地利。连绵的雨,正是造就江南诗情画意的经典素颜,那些古代文人敏感的“诗心”,往往也是在这样的湿润中妙“雨”偶得的吧。

     在如此难受的天气里,还是有一拨人回了和要回上海。钱医生去了我家,她对上海的天气状况怨言多多,打算马上回Detroit;小郭手术后只能呆在空调房,不至于在黄梅天里发“霉”,虽然不会那么快回悉尼,黄梅天还是躲不过去。对正在忍受黄梅天的爸妈和朋友们,我也只能“隔岸观火”,无关痛痒地说一些安慰的话,不过说到这种鬼天气的时候,一种厌恶和消沉的情绪还是泛上了心头,不堪回首~~

alice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24 Sun 2007 08:52
  • friend

MSN上Jolly说她已近到家了。上海那边正是凌晨一点多,下着大雨。在飞机场停留的间隙吃了两颗苹果,听得出来她今天是又累又高兴,怎么也无法把今天的她和若干年前半夜三更和我说挂泪的小丑的故事的她再联系一块儿去了,看来她的生活里终于出现了彩虹。问到我何时回家,我也不知道,对家的感觉愈来愈模糊,奇怪的是,每次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总是会联想到南唐李后主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alice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